Winnie Lin
患者多現腸道微生態失衡:營養師建議多樣化飲食預防COVID-19
原文刊於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閱肝LiverEd 2021-03-18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的研究表明,2019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與健康人士對照組相比,糞便中的微生物群有顯著變化,微生物品種失去平衡,反映患者免疫力較弱,容易受病毒侵襲。因此,本文推介多樣化飲食,幫助維持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多樣化飲食:攝取多種營養素,恢復健康微生態 微生物、飲食和人體狀態,三者互相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多樣化飲食,建立良好的腸道環境,扶持有益的微生物。例如幫助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這兩種益菌生,它們有助產生腸道丁酸鹽(butyrate),促進腸道皮細胞的健康,抵抗細菌、病毒等外來物,墊下抵抗COVID-19的基礎。
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相當複雜,單純地「多吃某種食物」難以顯著改變其整體格局。相對地,多樣化飲食能夠供應充足膳食纖維:於微生物群代謝、使用,對維持免疫力極其重要[1]。 多樣化飲食中,我推薦地中海飲食模式,特點為進食大量的全穀物、蔬菜、豆類,配以適量的蛋白質、堅果、特級初榨橄欖油(富含多酚類)、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盡可能避免加工肉類和精製澱粉類。
這種飲食模式主要有三種好處: 1. 膳食纖維充足,有利調節腸道微生物的豐富多樣,繼而保持其整體平衡; 2. 能攝取足夠的微量營養素,即維生素A、B6、B12、C、D、E、葉酸、鐵、氦、鎂、鋅和銅等,可加強先天和適應性的免疫功能,對免疫系統舉足輕重; 3. 最後,多樣化的飲食包括發酵乳製品、發酵大豆、發酵蔬菜,含有對人體有益的乳酸桿菌和鏈球菌。
同時,亦有腸道微生物研究證實,COVID-19患者的糞便桿菌(F. prausnitzii)較為缺乏:它有刺激丁酸和幫助腸道抗炎的作用,甚至正被研究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IBD),而進食來自不同來源的纖維,如蔬果豆穀類中常見的膳食纖維、可溶性纖維菊粉纖維(inulin),皆有助令該菌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