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Winnie Lin

預防大腸癌 多樣化飲食與腸道微生物

已更新:2022年4月15日


原文刊於《信報》 副刊文化營養菌群 2020-11-20


根據Globocan 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有1800萬宗癌症新例,大腸癌佔其中10.2%,發病率位居第三。同年,其死亡率高踞第二,有88萬人喪生。要預防大腸癌,醫學界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探索腸道微生物態。

說到大、小腸內有其他生物,我們會想到寄生蟲,但其實遠遠不只寄生蟲,哺乳類動物的腸道本來就棲息着成千上萬的微生物。它們由數千種細菌、病毒和真菌組成,構成非常複雜奇妙的生態系統。近年的研究證實,這些腸道微生物群在人體擔當意想不到的角色,例如物質代謝與轉化、膽汁、膽固醇的代謝、分解無法消化的膳食纖維成有益的短鏈脂肪酸,合成維他命B(硫胺素、葉酸、生物素、核黃素和泛酸)等。

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充當宿主的生理和行為的調節劑,誘發具有抑癌作用的自體免疫過程,所以菌-腸-腦軸線(microbiota-gut-brain axis)這種消化道與大腦之間的溝通渠道不容忽視。

腸道菌群失調 那腸道微生物關大腸癌什麼事呢?目前至少證明兩點:

1.大腸癌患者的微生物群多樣性明顯低於健康人士,即是說,在腸道中發現的品種明顯較少,有菌群失調之象。

2.在大腸癌患者的腸道中,鑑定出較多屬於致癌因子的「有害」細菌,直接或間接引發炎症,令腸道細胞腫瘤增生、癌化。包括核梭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hathewayi)和澄清細菌(Bacteroides clarus)。

腸道微生物多如恒河沙數,和人體的交互千絲萬縷,暫時未有確鑿的飲食準則針對個別微生物,但若論及幫助預防大腸癌,多樣化的飲食習慣已證明有助保持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健康,進而減少大腸癌風險。

所謂多樣化飲食,是指食物種類豐富多色,涵蓋多種主要食物,即蔬菜和豆類、穀物、水果、動植物蛋白及乳製品,同時滿足人體對宏量營養的需求,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同樣重要的微量營養素,即維他命和礦物質。街知巷聞的「地中海式飲食」正是多樣化飲食的最佳代表。

地中海沿海居民進食大量的蔬菜、穀物、豆類的植物蛋白多於動物蛋白,並以白肉和魚為主,適量的堅果、種子、生果和橄欖油,攝取小量的乳製品、紅肉、雞蛋。然而,隨着食物環境改變,多樣化並非單一地愈多愈有利健康,劣質食品便不包括在內。地中海式飲食多以手工製為主,含絕少的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例如精製澱粉、甜食、廚師腸、醃漬物、罐頭、泡麵等。此外,動物研究發現,加工食品中常見的食物添加劑破壞腸道細胞結構完整性,產生害菌黏附於腸壁上的情況,增加腸癌的風險。

美國匹茲堡大學曾領導一項研究,從飲食習慣着手,比較非洲農村人和非洲裔美國人的癌症風險。結果顯示,非洲農村人的食物較多是纖維含量高、動物脂肪低、蛋白質較豐富,他們的癌症風險同時較非洲裔美國人低。研究還指出,通過飲食而改變的微生物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可影響大腸癌風險。而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基金會《公共衞生與政策影響的建議》報告不約而同地鼓勵多進食高纖維、含豐富全穀物的食品,如糙米、藜麥等;減少或避免食用紅肉和精製肉類,如香腸、午餐肉等。

避免精製食品 簡而言之,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建議有以下3點:

  1. 「地中海式」多樣化的飲食。

  2. 鼓勵進食高纖維食物。

  3. 減少或避免精製加工食品。

對腸道微生物而言,進食多種類食物的好處是,偶爾「不健康」的一餐對微生物群的影響便會相對輕微。並通過創造平衡的微生物群環境來促進腸道健康,可以改善宿主,也就是人類,你的總體癌症風險。

儘管在研究腸道微生物之前,醫學界已經大致摸索出預防大腸癌的飲食模式,但食物和大腸癌中間的連結仍未明確。腸道微生物正是其中一個探索飲食和人體交互作用的研究目標,希望能透悉箇中運作「知其所以然」,以期望日後能更精準、明確地訂立有益於人體腸道的一套飲食方法。

0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營養菌群 2022-04-22 在過去一年多,分享了不少各年齡層的腸道微生態及健康相關的主題。身為資深貓狗奴,加上近來移民潮氾濫不少家庭選擇棄養,驅使筆者分享家中寵物對人類的腸道健康的影響。一箭雙雕,支持不棄養有益於我們的腸道健康的寵物。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事實證明,說寵物是人類微生物組最好的朋友可能更確切!雖然我們多年來一直知道寵物對人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 營養菌群 2022-03-25 嬰兒腸道維生態 過去一年有多的日子裏,向讀者們分享有關腸道微生態對人體健康的種種錯綜複雜的微妙關係,其中離不開的是我們每日靠以為生的食物以及微生物。既然以營養為基礎,又怎能略過嬰兒自母胎就開始建立的腸道維生態呢? 純母乳餵養 在早期生活中建立腸道微生物群對隨後的健康有重大影響。嬰兒腸道微生物的常見來源來自母親的皮膚、陰道、糞便和母乳餵養。嬰

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文化營養菌群 2022-02-25 如何保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腸道微生態由數萬億活微生物組成。這些小小的生物體晝夜不停地工作,產生快樂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確保你有一個多樣化和繁榮的微生態,不僅可以表現出你的心理健康,還可以防止諸如過度進食的衝動,並可以幫助調節你的消化系統。 以下整理了一份清單,幫助你保持快樂健康的腸道微生態。 1. 一定要吃的蔬菜! 綠色蔬菜,深綠色

bottom of page